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站内搜索:

保定天气预报 - TianqiAPI.com
今天是:

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搜索
确认
取消
logo

王振英

  • 分类:第四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31 13:5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他是来自冀中平原的农民工,带领同乡的农民兄弟,沿着当年祖辈“闯关东”的故道履痕,千里迢迢来到抚顺艰苦创业……

王振英

【概要描述】他是来自冀中平原的农民工,带领同乡的农民兄弟,沿着当年祖辈“闯关东”的故道履痕,千里迢迢来到抚顺艰苦创业……

  • 分类:第四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31 13:53
  • 访问量:
详情

诚信汗水筑大厦

——记抚顺市中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外分包项目经理王振英

 

  他是来自冀中平原的农民工,带领同乡的农民兄弟,沿着当年祖辈“闯关东”的故道履痕,千里迢迢来到抚顺艰苦创业……20多年的打工生涯,他以新时代农民工的崭新形象和拼搏、务实、诚信的优良品质,赢得了广大农民兄弟的信任和敬重,也为第二故乡抚顺的城乡建设奉献出自己的赤诚和汗水。他就是抚顺市中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外分包项目经理王振英。

  多年的辛勤耕耘,多年的执著追求,如今已经60岁的王振英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收获季节。2008年,王振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被评为抚顺市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农民工和全国优秀农民工,并作为我市5.9万名农民工的杰出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2009年4月,王振英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民办教师到外出打工

  王振英的家乡在河北省深泽县大兴村,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落。初中毕业时,正逢“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王振英面临的出路只有一条——回家务农。1972年,乡里的小学教师紧缺,22岁的王振英凭借自己的学识和人品顺利地被聘为小学的民办教师,任教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课。

  王振英兄弟姊妹共5人,他在家排行老三。随着兄弟们相继结婚成家、添人进口,王振英的父母维持13口之家的生活已力不从心。1982年,王振英为了解除父母的负担,借了2000元外债盖了5间瓦房,开始另立门户,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独自生活。

  仅靠小学民办教师每月36元钱的工资,什么时候才能还上欠债呢?什么时候才能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振英。1984年10月,正值学校放农忙假,为生活所困的王振英利用这一个月的假期,来到辽宁省抚顺市,投奔在这里打工的亲戚,想通过打工挣一些钱,缓解家庭生活的窘境。

  在家乡时,虽然每天执鞭奋笔、教书育人,但垒砖抹灰、砌墙盖房这些泥瓦匠活儿王振英也没少干。所以他在抚顺的建筑工地上重新挥舞起瓦刀大铲,可谓轻车熟路。短短一个月下来,朴实能干而又心灵手巧的王振英竟然挣到了200多元钱!这个数目在现在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在25年前,尤其是与他每月36元的民办教师薪水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捧着用自己的滴滴汗水换来的人民币,王振英的眼睛湿润了……

  牛刀小试,锋芒乍现,王振英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可一想到那些还等着他上课的毕业班学生们,他还是匆匆返回了家乡,赶回了学校。

  1985年暑期,送走六年级毕业生后,已经被关东热土所深深吸引的王振英向学校提出了辞职。尽管学校领导再三挽留,并表示很快就会下来指标,他可以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但去意已决的王振英毅然地告别了三尺讲台,结束了他长达13年的教学生涯。

  大兴村地少人多,素有“泥瓦之乡”,村民们大多是“土瓦匠”,许多村民空有一把子力气和手艺却无处释放和施展,这已成为阻碍村民脱贫致富的“瓶颈”。有了在辽宁抚顺建筑市场打工挣钱的经历后,王振英更有信心凭借娴熟的瓦工手艺和诚实肯干的朴实性格,与乡亲们一起闯出一片新天地。1986年,36岁的王振英把亲戚、朋友、学生、邻居等200多人聚在一起,组建了一支施工队,踏上了新时代“闯关东”的艰苦征程,来到了抚顺建筑市场。

  带出一支叫得响、打得赢的队伍

  其实,抚顺的建筑市场当时也呈现出“僧多粥少”的严酷局面,建筑队伍如雨后春笋,施工任务却严重不足,企业面临着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之势。初来乍到,王振英和他的农民兄弟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和诚实的本性,在抚顺建筑市场上承包了一个又一个工程,逐渐在我市建筑行业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上世纪90年代初,抚顺雷锋体育场开工建设,王振英的建筑队伍与本市的几家大型建筑公司联手接下了承建雷锋体育场的任务。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工程,王振英在签下承包合同的同时,还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能按合同规定完成各项指标,甘愿永远退出抚顺建筑市场。一诺千金!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王振英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质量问题。一次,由于工友粗心大意,在室内抹灰时墙体偏差超过了2毫米。王振英发现后,不仅对工友进行了处罚,还责令其刨掉重抹。

  这次“小题大做”,教育了所有工友,也使王振英本人感触颇深。他想:我们农民工靠什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只有靠过硬的工程质量、良好的企业声誉、吃苦耐劳的施工作风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他所承揽的大大小小工程建设中,他始终坚持严把质量,严守诚信,对每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对每项工程都力求完美无缺。争夺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全靠实力说话,全靠诚信立足,这成为王振英的“座右铭”和“口头禅”。

  1996年,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王振英承担了抚顺市政府办公大楼部分工程建设任务。面对工程体量大、工期紧、任务重、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现场环境差等诸多困难,王振英没有退缩。他每天起五更、爬半夜,与工友们一起奋战在施工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困难他就冲向哪里,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奋战在哪里。在他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工友们干劲倍增,把心思和干劲全都用在了工程建设上,施工速度节节攀升,工程质量连连创优,在抚顺高层建筑史上创造了基础施工最深、工程体量最大、主体建设最快等多项“之最”,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也创出了可喜的佳绩。

  20多年来,王振英和他的农民工兄弟们先后承建了二中北校教学楼、华南公寓、台南嘉苑、北厚棚改新区、古城子棚改新区、金汇广场和抚顺监狱监舍迁建等一大批抚顺市地标性建筑。特别是在抚顺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工程中,王振英和他的农民工兄弟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克服重重困难和风险,承建了近两万平方米的棚改安置用房工程,为棚改工程顺利完成、棚改居民按期回迁奉献出了自己的心血与力量。

  凭着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王振英的施工队多次荣获“质量信得过”的称号,也因此与中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一支叫得响、打得赢、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农民工施工队伍。无论走到哪里,王振英都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和好评。

  他把农民工当成自己的亲人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名言,如今用在王振英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王振英把跟随他一起来抚顺打工、创业的农民兄弟视若亲人、当成一家。“他们有的是我的学生,有的是我的乡亲,他们信得过我,跟我出来打工。家里人把他们交给我,我就要照顾好他们。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亲人一样对待。”王振英动情地说。

  20多岁的王印,是大兴村的普通村民,母亲体弱多病,兄弟姊妹又多,家里屋漏瓦冷,生活困难。冬天到了,他脚上的鞋还露着脚趾头,身上的棉衣也都破得露出了棉絮。看到乡亲们跟王振英出外打工都挣了钱并盖上了新房,过上了殷实的日子,王印央求王振英也带他出去打工赚钱。王振英二话没说,就把王印带到了抚顺,还手把手教他瓦工活儿。时间不长,王印也回家盖上了新房,娶回了新娘。如今,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王印不再外出打工,他利用王振英教他的手艺,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施工队伍,靠承揽一些小型建筑活儿来维持生计。

  刘彦峰和田彦宏既是王振英的老乡,也是他的学生,跟王振英来抚打工已经十五六年了。他们不但跟着王振英挣到了钱,而且从王振英那里学到了技术,从最初的力工转型为技术工人。他们深有感触地说:“王老师不但在课堂里教会我们文化知识,而且还在工地上教给我们谋生的本领、实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从他身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跟王振英一起出来的农民工有很多像刘彦峰、田彦宏一样,都曾是王振英的学生。当年,王振英教他们解题算术;如今,他又手把手地教他们拿抹子的方法,抹灰、砌砖的技巧,让他们能够靠自己的真本事,通过吃苦耐劳和诚实劳动来赚钱谋生。

  20多年来,跟王振英到抚顺打工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王振英始终如一,和这些农民工兄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心也贴在一起。逢年过节,王振英从不忘给大家改善伙食;每到自己过生日那天,王振英总是用给工友加菜的特殊方式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却从未声张过,更不透露加菜的原因。

  工友们都是从冀中农村出来的,所以在春种、秋收的时候,只要施工任务不紧,王振英都会给工友放假,让他们回家帮家人干些农活儿。只要工作脱离得开,王振英也会坐上火车,跟农民工兄弟们一起返乡。

  刘彦峰家盖房子缺人手,王振英给他放假回家,却照常开资;王礼会的孩子病了,王振英借钱给他;王新礼结婚缺钱,王振英从自己兜里掏出1000元钱递过去;王双豹的母亲去世了,王振英回不去就委托妻子到他家慰问……

  他这股‘傻’劲儿,还真像雷锋

  与他一起乘车返乡的兄弟们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每次20多个小时的车程中,只要是遇到孩子、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乘客,王振英都会主动起来给他们让座,这个习惯20多年来从未改变过。说起这些,王振英回忆起一件事:“有一年春节前夕,我着急回家过年,却怎么也买不到票。是一位好心的乘警帮我买的票。由此我想,人生在世,需要互相帮衬,别人对我好,我也要对别人好。”

  跟王振英一起出来打工20多年的王要增深有感触地说。“老王人实在,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记在心上。我们跟着他,不愁挣不到钱,吃的住的都比别处的农民工强,有个小病小灾的他都管。”

  同样跟王振英出来打工快20年的田勇军,说起王振英的为人,滔滔不绝地说起来:“2007年冬天,王老师自己住的地方没有暖气,却把自己唯一的电暖器拿到宿舍给我们用。王老师是个热心肠,不但在外地打工时关心我们的生活,就是回到家里,也不忘帮助、接济有困难的人,我们村的人几乎都受到过他们一家人的帮助。”

  不仅乡亲们说王振英好,就连跟他工作时间不长的外地农民工也对他赞不绝口。来自河北保定的农民工刘玉超,20岁刚出头,生活上不懂得照顾自己,吃饭经常不应时,落下了胃疼的毛病。王振英得知刘玉超胃病犯了,就把他接到自己的住处,不但给他买来了药,还亲自下厨给他做“病号饭”。当王振英捧着热腾腾的鸡蛋面来到刘玉超床边时,刘玉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小时生病时,妈妈就给我擀面条吃。王叔对我,就跟我爸妈一样。”

  清原满族自治县的王继普听朋友说:“跟王振英干活儿,有安全感,你可放一百个心”,于是投奔到王振英门下。干了一年,王继普发现王振英果然像朋友说的那样。王继普揣着一年的血汗钱来到沈阳,想做些小买卖,不想却被人骗得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王继普只好深夜里打车返回抚顺,可一路上他左思右想也想不起一个可以替他付车费的人。快到抚顺时,王继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王振英的手机。王振英二话没说,给他付了车费,还劝慰他,不要灰心丧气,从头再来。于是,王继普铁下心来跟王振英一起打工,一干就是十五六年。

  说起往事,王继普非常激动:“一次,我在工地干活碰伤了右手,是王振英把我送到医院,并且一直陪我到做完手术。他还反复告诉我,安心养伤,住院费、医药费他都已经付完了,让我不要担心。”王振英曾两次陪王继普回清原老家,看望王继普年迈生病的父母。王继普说:“人家出外打工都是为了挣钱,可他抛家舍业地来抚顺打工20多年,一心想的都是别人。他这股‘傻’劲儿,还真像雷锋。”

  “王振英是个大好人!”这是农民工兄弟对他的一致评价。王振英就是他们心中的雷锋。

  跟着王振英,不用担心活儿白干

  在外打工,农民工最怕的就是被拖欠工资。20多年来,王振英的事业越做越大,队伍越干越强,来自长城内外、五湖四海的农民工都愿意跟他干,因为他们都知道王振英是一个讲诚信、有良心的人,从来不欺骗农民兄弟。他就是借钱贷款,也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在抚顺承建的数十项工程施工中,王振英带过的农民工不下几千人,从未拖欠过他们一分钱。不过,做工程难免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尽管跟随王振英多年的这帮农民工兄弟非常体谅他的难处,不愿为难他,但王振英每次遇到工资发放困难,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多年来,王振英向亲朋好友借钱、抵押贷款给农民工开工资的事例比比皆是。

  1997年春节前夕,工友们都等着开资回家过年。可建设单位的工程款却迟迟没有支付到位。王振英只好找到家乡村党支部书记,请他担保从银行贷来28万元,在年关前给大家发了工资,让他们欢欢喜喜地回家过年。2000年,承建的某花园商住楼完工后,工程款却未按时给付,农民工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王振英只好向同学借来10万元钱,给农民工垫付了工资。2002年春节快到了,王振英向亲属王莉借来存折做抵押,到银行贷款25万,让打好行李、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按时领到了工资。

不仅来自家乡的农民工说王振英好,就连抚顺本地的农民工说起王振英来,也都竖起大拇指。来自抚顺农村的农民工王玉华、单俊彦曾跟着别的施工队伍干了好几年,被拖欠工资至今未给。通过朋友的介绍,他们来到了王振英的施工队,不但按时领到工资,而且生活、工作上还得到了王振英无微不至的关怀。王振英的信誉在农民工中人尽皆知,用他们的话讲:“跟着王振英干,放心、托底儿,不用担心活儿白干。”

  就是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做了20多年的包工头,很多人都以为王振英发了,家里富了;了解王振英的人都知道,生活在老家的妻子仍然住在27年前盖的旧房子里,家里的生活有时还需要村里的接济。他在抚顺临时居住的房子是顶账来的清水房,不但窗户上的玻璃碎了,就连冬天都没供暖。“我一个人,点个电暖器就行了。大部分时候我都和工友住在工地,交取暖费也是浪费。”帮助别人出手大方的王振英,在自己身上却小气得令人吃惊。

  学医的大女儿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县里的医院工作,可因为交不上“保证金”,只好回到乡里,做了乡医院的医生;快60岁的妻子,独自一人将儿女拉扯大,还要不时地按照王振英的吩咐去帮助有困难的乡亲。

  看到女儿工作都没安排好,妻子和儿子还住在老房子里,王振英心里对妻儿也充满了愧疚。可又一想:“咱干事,要么就不干,干就要干好。我带着大家伙儿出来,就是要让大家伙儿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不能只图自己挣钱。”王振英“掰皮儿说馅儿”地没少做妻儿的思想工作,“咱活着不能只图自己过好就行,也得为大家伙儿想想啊?眼瞅着大家伙儿吃不好住不好,我们吃住再好也不会心安啊!”

  与他合作20多年的抚顺中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王耀辉对王振英的所作所为非常钦佩:“没想到他领着这么多人干了20多年,家里还是老样子。跟他一起出来的农民工都盖起大瓦房,有的比城里住房都漂亮。而就他家这样的情况,说他是干了20多年的包工头,谁也不相信!”

王振英对自己近乎刻薄,对家人无暇照顾,却始终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次他回到家乡后,得知本村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杨氏病死在家中。他顾不上旅途的劳累,立即带领家人和村民一道按照当地风俗为老人办理了后事。在大兴村,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遇到了生活困难,不论是缺吃少穿,或是生病遭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即使身在千里之外的抚顺,他也不忘给妻子打个电话,嘱咐妻子给有困难的村民送去钱物和问候,以解村民的燃眉之急。

  秋收农忙时,谁家人手不够,王振英一家齐上阵帮忙秋收;他家的农具就跟公用似的,农用汽车谁用谁就开,他从来没要过油钱;村里的抽水机坏了、旧了,都是王振英出钱修,修不好就买新的。

  修桥铺路,建校兴教……这样的大事他关心,他支持,他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谁家房屋漏雨,孩子没钱上学,种地缺少劳动力……只要他知道,都会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去帮助。王振英虽然长年在外,但大兴村的村民们却觉得他从来没有远走,他的心总是与村民们贴得很紧很紧。难怪,王振英94岁的老母亲去世时,大兴村上自村主任、下至村民都来吊唁、送葬;难怪,王振英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家里生活偶尔捉襟见肘时,村委会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让王振英的妻子、儿女安稳过日子,解除王振英的后顾之忧。

  大兴村党支部书记邢俊生对王振英评价说:“王振英不是只想着自己、只想着挣钱,他想得更多的是让村里的百姓发家致富。他是我们村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我们村里很多人都跟他沾了光。”

  2009年8月,王振英将户籍迁到了抚顺,落户在这片他所热爱并为之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土地上。2009年9月,王振英从市领导手中接过了劳模公寓的“金钥匙”。王振英手捧“金钥匙”,乐得合不拢嘴——在抚顺建起了不计其数的高楼大厦后,终于在第二故乡有了自己的“窝”!

  如今已是各种殊荣于一身的王振英,心中有着更高的目标。他谦逊地对作者说:“其实我做得还不够。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儿,距离全国人民的榜样——雷锋,还有很大的差距……”(作者:王丽敏)

  作者感言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无时无刻不被王振英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所感染、所打动。不论是他的领导、老乡,还是工友、合作伙伴,只要提起王振英,他们总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王振英是个大好人!”在他们的心目中,王振英就是他们身边的“活雷锋”!

  操着浓厚河北口音的王振英,曾是备受尊敬的“灵魂工程师”——小学教师。他曾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传道授业、释疑解惑,而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个不善言谈、朴实无华却光环夺目、享誉四方的“活雷锋”。忠厚本分、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公而忘私……这种“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风范和大气,在王振英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淋漓尽致的张扬。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闪烁着刚毅、睿智和仁慈的光辉;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基脉。他是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但完全迥异于那些只会靠一把子力气吃饭的普通农民工;他是一个项目经理,却远远高出如今社会上某些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包工头。

  王振英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所做的一件件小事,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农民工、家乡父老、身边同事和许许多多的人领悟到友爱互助的真谛,感受到和谐家园的温馨。

 

《献给王振英的赞颂词》

 

你理解我们的苦,了解我们的愁

领着我们闯世界,让生活有了奔头

用质量打地基,你盖起座座高楼

靠诚信交朋友,你不惜掏出所有

跟你干活,我们一百个放心

你在前面走,我们跟在你身后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  邮编:113001 / 电话:86-24-56658816
传真:86-24-56658806  交通:乘市内公交车15路、807路、83路、40路、37路车到雷锋纪念馆下车即是
版权所有: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12-2020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辽ICP备2021005049号-1  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011-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网  中华先锋网  中国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精神  在线中国文明网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