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站内搜索:

保定天气预报 - TianqiAPI.com
今天是:

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搜索
确认
取消
logo

王秋荣

  • 分类:第三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31 14:2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爱是亘古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们相互连接的纽带。爱给人以温暖,爱给人以希望。在抚顺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有一位孤残儿童的好妈妈———王秋荣。

王秋荣

【概要描述】爱是亘古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们相互连接的纽带。爱给人以温暖,爱给人以希望。在抚顺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有一位孤残儿童的好妈妈———王秋荣。

  • 分类:第三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31 14:26
  • 访问量:
详情

抚孤助残慈母情

———记抚顺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特教教师王秋荣

 

  爱是亘古永恒的主题,也是人们相互连接的纽带。爱给人以温暖,爱给人以希望。在抚顺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有一位孤残儿童的好妈妈———王秋荣。20多年来,她视孤残儿童为亲人,把孤残儿童视为自己的儿女,以慈母般的爱辛勤抚育孤残儿童,将大爱镌刻在了抚顺这块充满生机的黑土地上。

  爱像海洋,她就是大海里翻腾的浪花

  一滴水放在沙漠很快就会干涸,千万滴水汇成河流才能奔向海洋。二十几年来,王秋荣就像爱的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用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1986年的秋天,是一个充满丰收和喜悦的季节,田野中金色的稻穗在秋风的吹拂下飘来阵阵芳香。高中毕业并己经在民政配件厂财务科工作5年多的王秋荣,满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美好的向往来到了市社会福利院。

  最初,王秋荣被安排在福利院护理部工作,虽然以前她对“护理”是一窍不通,但是她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平凡的岗位。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一边向老同志学习护理技术,一边参加全国幼儿师范特教专业自考学校的学习。

  “那时我们自学考试的辅导站设在望花,我是半脱产学习,每天下午我都要从新太河赶往望花。这一东一西30多公里,我整整跑了3年。”回忆当时参加学习的情景,王秋荣深有感触地说:“那几年,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确很辛苦。但正是通过那几年的学习,我才掌握了特教专业的知识,这也为我后来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9年的春天,沉睡的黑土地在春风中苏醒,抚顺浑河两岸充满生机。以优异成绩学成归来的王秋荣,被安排到了福利院儿童部,担当起了孤残儿童的特教工作。

  从接触孤残儿童的第一天开始,王秋荣的心灵就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生活在福利院里的孩子,大都有着不同的遭遇和辛酸的往事,她们有的是父母双亡,有的是身患重病或残疾被狠心的父母遗弃,有的是被拐骗迷失后辗转到这里……

  听着这些孩子的不幸遭遇,看着这些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渴盼亲情的眼神,王秋荣心中与生俱来的母性被深深触动了,她的眼睛湿润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在她的血管中涌动着、奔流着。也就在那一时刻,王秋荣就立志为这些身体伤残、家庭破裂的孩子们奉献自己全部的爱,让她们都能感受到母亲般的关怀。

  由于当时的福利院儿童部刚刚组建,规模小、条件差、专业人员不足。面对这种情况,王秋荣主动身兼多职,既当特教老师又当保育员。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除了完成特教和医疗康复任务外,每天还要在换尿布、服药、喂奶、喂水这些琐碎而又繁重的事务中忙碌……

  福利院儿童部就像一个特殊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却有着相似的经历。面对这样一个不幸的群体,王秋荣以特有的奉献方式倾注着她的爱。

  一些残疾弃儿刚来时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疾病。有的孩子伤口感染处不时冒出一股股腥臭气味;有的孩子甚至感染上了传染病,但是王秋荣从不嫌弃。她细致地给他们清洗伤口和敷药,一些残疾儿童忍受不住痛苦,整日整夜地啼哭,她就整日地抱着、哄着,有时甚至整夜也不能合眼……

  工作的疲惫并没有减弱王秋荣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孩子们的热爱。每当一个个张开的小嘴等待她喂饭时,每当孩子们会坐、会爬时,每当孩子们围绕在她身边,抱着她的脖子喊她一声“妈妈”时,她的脸上就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用她自己的话说:“看到这些孩子快活地笑着、健康地成长着,再苦再累也值得!”

  福利院的孩子95%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看到这些孩子无法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到学校里读书,王秋荣心里十分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决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些残疾孩子设立一个“家庭学校”。

  她的想法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儿童部腾出一间房屋做为教室,还配置了课桌椅,购买了课本。王秋荣自己拟定了教学计划,每天坚持为这些残疾孩子上课。

  儿童部主任王晔在谈到王秋荣给孩子上课的事儿时,心中充满了敬意。王晔说:“为这些特殊的学生讲课,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听不懂就得反复讲,有的听懂了过会儿就忘,即使是‘1、2、3’这样再简单不过的数字,也得不厌其烦地反复教。慢的时候一教就是一个月,但王老师从来没有一丝的抱怨,直到这些孩子‘合格’为止。”

  对残疾孩子进行医疗康复训练,是儿童部日常工作最重要的内容。“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院长朱铁钧对笔者说:“医疗康复训练既需要技术,又要付出辛苦,同时还要有耐心,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

  郑思旭、郑福颖均是脑瘫患儿,到了说话的年龄还不会说话,只会哭和笑,大小便也不知道。为了让两个孩子早日康复,王秋荣不辞辛苦,坚持对她们两个进行康复训练。

  训练是艰苦的,对于脑瘫患儿来讲,这更是一种痛苦。“训练时孩子的哭声让我很揪心,就像自己的孩子饱受痛苦煎熬一样。”王秋荣说:“但是,为了孩子的明天,只能横下心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两个孩子的腿渐渐地有了力气,开始能利用工具站起来了;后来,她们会讲话了;再后来,她们会走路了,会穿衣、穿鞋了,大小便也知道了;再后来还学会了唱儿歌。当两个孩子托着稚嫩和吐字不清的声音第一次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王秋荣眼圈儿红了,泪水禁不住地流了下来……

  采访中,己经被“家庭”寄养一年,刚回福利院不久的脑瘫患儿郑福楠,看到笔者和王秋荣,高兴地跑了过来,对着王秋荣的脸亲了一下,王秋荣张开双臂把小福楠揽入怀中。

  福利院刘副院长告诉笔者,郑福楠是脑瘫患儿,过去走路时步履蹒跚,经过康复训练现在己经能够自由活动。“其实,每一个患儿都倾注了王老师的大量心血。没有王老师和同事们的爱心奉献,就没有脑瘫患儿的今天。”刘副院长感慨地说。

  看到脑瘫患儿在自己的调教下一个个康复好转,一个个被“家庭”寄养或被国外收养,王秋荣别提多高兴了。因为她深知: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追求。

  爱像乐章,她就是乐章里动人的音符

  如果说生命是一首高昂雄壮的交响乐,那么爱就像交响乐中动人的音符,在市社会福利院爱的乐章中,王秋荣用博大的爱和一颗母爱的心温暖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福利院的孩子很多都是从车站、码头、大街小巷和垃圾堆里捡来的,她们大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无肛、脑瘫等疾病。特别是一些面部和躯体残疾的,除了常规的救治外,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004年,国家民政部启动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这项全国性的大规模公益活动,给我市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新希望。

  然而,当第一批“阳光计划”资助资金到位,并确定我市3名孤残儿童到中国医大进行手术时,院领导的心情并不轻松。“由于院里的人员少,手术护理只能安排一个人去。这项任务不比平时出差,难度很大、责任很重。派谁去合适呢?”正当院长朱铁钧为此事烦心的时侯,王秋荣主动找到她,带着几分激动的声音说:“院长,别犹豫了。儿童部我年龄最大,照顾孩子比别人有经验,我去最合适。”看着王秋荣那认真的样子,朱院长信任地点了点头。

  也就是从那时起,为了照顾好手术患儿,好让他们早日康复,王秋荣承担起了几乎所有护理手术患儿的任务。据朱铁钧介绍,从2004年开展“明天计划”以来,福利院共为12个孩子做过22次手术,而这些手术基本上都是王秋荣独自一人去护理的。

  有一次,孤残患儿王雪到沈阳一家医院做大拇指再造手术。因为王雪是脑瘫患儿,虽然己经9岁了,可大小便仍然不能自理。陪同前去的王秋荣,在孩子住院期间一直守候在王雪身边,悉心地照料着。她一会儿给孩子喂饭,一会儿给孩子擦屎擦尿,一会儿又给孩子倒便盆……

  术后的王雪,因为疼痛情绪显得狂躁,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稳。王秋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想方设法稳定孩子的情绪,一会儿到楼下给孩子买水果,一会又托人到商店给孩子买玩具,还不停地给孩子讲故事……就这样几天下来,得不到休息的王秋荣,脸瘦了一圈儿。同病房的病人家属知道实情后,感动地说:“王老师,您真了不起!您若不说,我们还以为您是孩子的妈妈呢。”

  “王老师是我们十分敬佩的大姐,为了去外地医院护理孩子,她连家都不要了。”说起王秋荣护理手术患儿的事儿,福利院儿童部的同事们给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6年前的一个秋天,王秋荣独自一人陪护孤残患儿郑福欣到沈阳一家医院做手术。孩子手术第三天,王秋荣突然接到丈夫的一个电话:“秋荣,家里着火了,你能不能快点回来?”

  听着电话那边丈夫急促的声音,王秋荣心里咯噔一下。“你和孩子没事吧?”当得知家里人都平安后,王秋荣平静地对丈夫说:“孩子刚手术完,需要人照顾,我实在不能回去,家里的事儿你就看着处理吧。”

  等过了十几天孩子出院后,王秋荣赶到家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一年前刚刚搬进来的新楼房四壁烟黑,她曾经精心设计装修的厨房面目全非。看到眼前的一切,王秋荣心里十分难受,眼泪一下子涌出了眼眶……

  回想起这件事,院长朱铁钧说:“当时,院里不知道王老师家出了这么大事。事后知道了,院里本打算给她家补贴点钱,可王老师说啥也不要。”朱院长接着又说:“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心里只有工作、只有孩子,从没有她自已。”

  郑爽是唇腭裂患儿,出生不久便被狠心的父母遗弃。2006年,对于这个还不到4岁的男孩来说,是个改变命运的日子。这一年的年底,在王秋荣的陪护下,来到沈阳医大做唇腭裂修复手术。

  手术当天晚上,麻药刚过劲,感觉到疼痛的郑爽开始乱抓乱动。王秋荣担心抓挠导致伤口缝合线挣开,就索性抱起郑爽坐在床上。她一只手抓紧郑爽的两个小手,另一只手不停地给孩子擦汗,嘴上还不住地念叨:“孩子,别怕疼,有妈妈在你身边呢……”而这一抱就是一宿。

  此时正是辞旧迎新之夜,听着窗外传来迎新年的欢呼声,王秋荣在牵挂家人的同时,也默默祈祷小郑爽能够平安地熬过这一夜。

  接连几个夜晚,王秋荣都是这样抱着郑爽度过的。因为对郑爽的病情非常了解,守在病床前的她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腿脚站麻木了,胳膊也疼得抬不起来了。当看着小郑爽甜甜熟睡的笑脸,王秋荣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踏实了。

  “对于孤残儿童们来说,病程中的照料,比什么情谊都更珍贵。”这是王秋荣发自心底的一句话。

  2007年初冬,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的沈阳,天空晴朗,空气清新。一天清晨,在中国医大护理孤残患儿郑森的王秋荣,像往常一样,给患儿穿好衣服、洗完脸,正准备去打饭。突然,病房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有人敲门。王秋荣打开门一看,有两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站在走廊里。

  王秋荣仔细一看,原来这两个小伙子都是福利院长大的孩子,也曾经是王秋荣护理过的孤残儿童。他们俩一个叫党育,一个叫党忠。只见两个人满头大汗,不住地喘着粗气。王秋荣见状便问:“你们俩怎么来了?”

  党育说:“我们俩现在沈阳一家饭店打工,听说您来沈阳陪护,我们来看看妈妈。”

  王秋荣看到两个孩子来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一边让两个孩子进屋,一边心疼地说:“来就来呗,干嘛这么急,看你俩跑的这一身汗。”说着拿起毛巾就给两个孩子擦脸……

  这时,党忠对王秋荣说:“妈,我和党育给您买了碗抻面,怕路上时间长凉了,所以,就跑着来了。”党育说:“妈,别忙活了,快吃吧,要不一会儿真凉了。”

  看着两个孩子脸上那天真稚气的表情,王秋荣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酸楚。她一下把两个孩子搂在怀中,哽咽地说:“好孩子,谢谢你们……”

  “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咽下的一碗面条,但也是我一生中吃得最香的一碗面条。”回忆起当时的那一幕,王秋荣眼含热泪无比深情地说。

  爱是火,能融化心中冰雪;爱是海,能荡起奋发的碧波。改变孤残儿童的命运,给他们第二次生命,这虽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的,但王秋荣却做到了给他们的心灵洒下一缕温暖的阳光,用母爱为他们撑起了希望的明天。

  爱像鲜花,她就是花丛中绚丽的花朵

  鲜花以绚丽而迷人,大爱以无私而感动,在抚顺市社会福利院盛开的花园中,王秋荣用爱心播撒着孩子们的希望,用辛勤汗水铸就着孩子们的温馨……

  节假日不能与自己家人一起度过,对王秋荣来说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20多年来,王秋荣一心扑在工作中,为了孩子放弃了多少休息日,连她自己也记不清。

  娇娇是一名弃婴,刚来时还没满月。2000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只有6、7个月大的小娇娇突然腹泻不止,浑身发起了高烧,院里紧急将她送往医院救治。正在家里给家人准备年夜饭的王秋荣得到消息后,放下手中的活儿立即打车赶到了医院。

  她对己经在医院护理娇娇半天的院长朱铁钧说:“院长,你回去吧,娇娇让我来照顾。”说着,就抱起昏睡的小娇娇,在病房内来回走了起来。

  这一夜,正是所有人享受除夕美好时光的时刻,可王秋荣却要独自在医院里抱着病重的娇娇过年。下半夜3点多,刚刚打了一个盹儿的王秋荣,被娇娇的哭闹声惊醒。睁眼一看,孩子拉了一床,污秽不堪的粪便弄了她一身……当医护人员了解到王秋荣是福利院的老师时,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动了。

  就这样,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二,王秋荣3天没有回家,3天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3夜没有睡过一会儿安稳觉。当正月初四娇娇病愈出院,王秋荣回到家时,整个人熬得己经不成样子了。

  对于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来说,也许永远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在哪里,但在福利院孩子们的记忆中,却有一位不是父母胜似爹娘的“妈妈”。

  为了让孩子们能有家的感觉,王秋荣多年来一直坚持将每个过生日的孩子,都带到自己的家里过。虽然爱人下岗,家里收入不高,但她还是会给孩子们准备丰盛的佳肴、生日蛋糕和衣服、鞋帽等礼物。

  孙秀媛,是一个因车祸导致父母双亡的孤儿,刚来院里时才12岁。由于家庭不幸的打击,她患了严重的自闭症,整天不说一句话。王秋荣一边细心照料她的生活,一边经常找她谈心,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周末还带她去公园玩,有时还领她去游泳。3月25日是小秀媛的生日,王秋荣把她带回家过生日,还买了一双旅游鞋送给她。看到桌子上丰盛的饭菜,小秀媛感动的眼泪直流,她趴在王秋荣的怀里,不住声地喊着:“妈妈、妈妈……”

  “孤残儿童最需要的是母爱。把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们的贴心妈妈,让他们重享母爱的温暖,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采访中王秋荣不止一次地这样对笔者说。

  小祁英患有先天性疾病,为使她早日摆脱病魔,院里四处求医问药,仅大手术就做过4次。有一次手术住院期间,小祁英看到同病房的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哭喊着也要找妈妈。护理她的王秋荣心疼地将她搂在怀里,摸着她的头说:“孩子,不要哭,你也有妈妈,我就是你的妈妈……”

  斗转星移,在福利院长大的小祁英到了婚嫁的年龄。2007年“十一”,祁英披上了洁白的婚纱。婚礼上,她拉着王秋荣的手哽咽地说:“福利院永远是我的娘家,您永远是我的妈妈。”

  2007年,院里推行家庭寄养制度试点工作后,一个个适合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陆续找到了“新爸爸”、“新妈妈”。可脑瘫患儿楠楠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他生活不能自理,很难找到合适的寄养家庭。

  看着小哥哥、小姐姐们经常有爸爸妈妈来接走的高兴劲儿,楠楠总是羡慕地跟出去老远,随后又撅个小嘴儿无奈地回来。王秋荣见此情景,一下子读懂了楠楠的心思,本能的母爱让她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我何不也领养一个孩子回家呢?

王秋荣回家同丈夫一商量,丈夫也非常支持她的想法。就这样,王秋荣家里又添了一个孩子。他们两口  子将楠楠送到离家不远的幼儿园,每天接送,就像亲生的一样。当背上小书包,里面装上好多小食品,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幼儿园时,楠楠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王秋荣带大的孩子算起来也有100多个,他们有的在读小学、初中、大学,有的已参加工作,有的在国外找到了新的家庭,有的已成人妻人母,但这些孩子不管走到那里,都忘不了他们的“妈妈”。

  2006年,在福利院生活5年,后被国外收养的孤儿党霞回到了抚顺。她到福利院看望了曾经与她朝夕相伴的叔叔阿姨们后,当晚就去了王秋荣家,在那儿一住就是一个月。2007年回来时,又在王秋荣家住了半年。党霞说:“在中国,王妈妈家就是我的家……”

  采访中,笔者有幸见到了一位从福利院走出去的大学生。他叫党强,20年前来到福利院。他是王秋荣带过的最早的一个唇腭裂孩子。这个孩子虽然天生残疾,但聪慧懂事,王秋荣从小就十分关爱他。

  “为了抚养和教育我,王老师可是花费了不少心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王妈妈的恩情……”如今己是大学生的党强,虽然吐字仍有些不清,但那充满感恩的话语,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岁月流逝,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身为特教老师的爱与奉献。在市福利院儿童部,在这个拉开她人生帷幕的地方,王秋荣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了院里这些孤残的孩子,家里的事她一点也顾不上。母亲病了她没时间照顾,公婆住院她只能晚上抽时间陪护,就连儿子中考、高考她也没能陪在身边,这也成了她心中最大的遗憾。

  平凡孕育伟大,细微见证真诚。20多年的默默奉献,王秋荣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敬佩,她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的优秀职工,200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荣誉,她总是平静地说:“谢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愿意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没有豪言壮语的表白,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王秋荣只是用自己点点滴滴的真情,滋润着孤残儿童的心田;将丝丝缕缕的爱,奉献给了没有耀眼光环的儿童福利事业。

  曾经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是啊,爱像甘霖,能滋润人们的心田;爱像火焰,能温暖人们的笑脸。在这爱河中,王秋荣将每一个孤残儿童时刻牵挂于心,用最艺术的语言、最得体的举止、最真挚的情感,浇灌着每一个如花的生命,并使这些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灿烂。(作者:郭子建)

  作者感言

  对王秋荣老师的采访结束了。在回来的路上,福利院里的孩子们那可爱的身影、璀璨的笑脸依旧在我脑海中闪现。大善无形,大爱无疆,正是由于有着像王秋荣这样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执著于特教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才使得那些曾经有过不幸遭遇的孩子们,拥有了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的多彩人生。

  爱如清泉涓涓细流,爱如春雨无声润物。在对福利院孩子绵绵无尽的呵护与关爱中,岁月早已在王秋荣脸上刻下了明显的印记。当我问她是否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时,她那充满慈爱的眼眸中透出了一丝坚毅:“不后悔,因为我做了自己愿意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唯有朴实无华的尽心奉献,一个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平凡中孕育伟大,细微处见证真诚。默默耕耘几十载,尽心竭力助孤残的王秋荣通过自己平凡的行动实现着伟大的人生价值。

  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那么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王秋荣选择了叶的事业,没有过多地喧嚣,没有过多地表白。因为她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愿我们的身边有着越来越多的王秋荣,无声无息将爱融入每个孩子的心田,平凡普通的像铺路石一样,去成就孩子们的美丽人生。

 

《献给王秋荣的赞颂词》

 

把孤残儿童揽在怀里

彰显非凡母爱胸襟

捧出一份特别的爱

担当100多个孩子母亲的特殊妈妈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  邮编:113001 / 电话:86-24-56658816
传真:86-24-56658806  交通:乘市内公交车15路、807路、83路、40路、37路车到雷锋纪念馆下车即是
版权所有: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12-2020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辽ICP备2021005049号-1  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011-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网  中华先锋网  中国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精神  在线中国文明网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