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站内搜索:

保定天气预报 - TianqiAPI.com
今天是:

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搜索
确认
取消
logo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50年 “当代雷锋精神应是助人悦己”

访问量:

      核心提示:本报组织雷锋精神50年圆桌会议 50年前,雷锋牺牲离世,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名普通战士的的缅怀和追思从未停歇。陈雅娟:学习雷锋,先要知道、懂得雷锋,懂得雷锋精神的内涵,知道向雷锋学什么,年轻人可通过多看书来了解雷锋。 
   
  雷锋精神50年:

  下个50年如何学雷锋?本报组织雷锋精神50年圆桌会议

  50年前,雷锋牺牲离世,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这名普通战士的的缅怀和追思从未停歇。50年后的这个春天,寄托着国人集体回忆和个体思考的雷锋,更是活跃于媒体、网络和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关于雷锋的私人回忆”、“半世纪的学雷锋学到了什么”、“雷锋精神在今日是否还有价值”、“新一代人应该如何学雷锋”?如果这些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将有何答案?本报记者专门找到了成长背景、环境和经历完全迥异的5个人,围绕同样的话题展开了讲述。这不仅是一次横跨南北的同题即时访谈,还是一次平等开放的圆桌会议。(文/本报记者邱瑞贤、李华)

  圆桌会议参与人:

  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

  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陈茁

  雷锋曾经辅导过的小学生陈雅娟

  广州大学社科部教授、副主任罗明星

  中山大学中文系2010级硕士生苏欢

  (注:本报记者卢文洁对此文亦有贡献)

      关于雷锋的私人回忆:

  从道德之神到道德之人

  广州日报:雷锋给你留下的最珍贵的个人回忆是什么?

  陈茁:以前对雷锋了解主要是通过书本,在博物馆工作以后,有机会看到大量的雷锋照片,照片中的他阳光、快乐。此外还有他的讲话。他不忘本、把钱捐给祖国建设、爱岗爱社会的思想深深打动了我。

  张兴吉:雷锋非常热爱学习,经常利用空余时间自学,连看电影前的空隙都在看书。雷锋是个孤儿,吃过很多苦,在艰难中自我提高,艰苦奋斗,而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生活简朴,现在军事博物馆还留着他生前缝补过多次的衣服、袜子。

  陈雅娟:在雷锋辅导、帮助我的一年多时间里,充满了留恋与回忆。雷锋有一次和我们谈理想,同学说要做工程师、科学家,我说想像他一样去当兵。他说这些理想都不错,不过为什么没有人想去做农民、当工人、服务员?他告诫我们,不能忘本,作为劳动人民的后代,要接劳动人民的班,要干一行、爱一行。

  罗明星: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往往将雷锋看成是一尊道德之神,雷锋精神则是道德世界的珠穆朗玛峰。这样的认知来源于历史色彩涂下的道德印记。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对雷锋和雷锋精神都不曾有过任何怀疑,人们甚至忘却了怀疑的权利。但社会发展到今天,雷锋已经由道德之神转向道德之人,雷锋生活的另一面得以还原,人们知道雷锋曾经戴过手表,也有过青春期的内心萌动,雷锋与我们一样,是享用人间烟火的欲望之人,只不过比普通人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所以,80后的年轻人已经不再仰着脖子对雷锋表达敬意,这表面上似乎矮化了雷锋,但实质上却赋予了雷锋以真实,让雷锋重新回到人间,也让雷锋精神离我们更近。

  苏欢:从小就知道他是助人为乐的典范。小学时每年3月份学校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每个班要分小组找好事做,要汇报和评比。我记得曾和几位同学在学校附近探望一位孤寡老人,帮她做家务,但印象中那位老奶奶很客气,身体还可以,啥都说不用我们帮。但我们既然去了,还是硬要干点什么,其实一群孩子,最后也干不了什么。

  关于“学雷锋”形式变化:

  从官方自觉到民间自觉

  广州日报: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在你看来,时代的变迁有否给“学雷锋”带来变化?

  陈茁: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人,对雷锋精神体会得还是比较深的,我在博物馆能够感受到,他们流露的那种亲切,听到声情并茂讲解时脸上挂着的那种表情。而今天的“90后”多数由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来参观,很少主动来学习。学雷锋应该每时每刻都学,向常态化发展。抚顺人民有句话“不管刮什么风,学雷锋一直没有停止过”。

  张兴吉:有变化,随着思想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也和以前不同了,现在学雷锋的人少了,人们有更多的顾虑,看到马路上有人摔倒了,不敢扶,怕被人坑;有人受伤了,也不敢救,怕惹上麻烦。以前雷锋做事,不会考虑后果,也没有考虑自身利益,他有广阔的胸怀,人民群众也相对纯朴,现在社会发展,复杂了,雷锋精神也少了,这和时代发展是有关系的。

  陈雅娟: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是雷锋精神的根本——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时代都需要,而且永远不会过时。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做平凡的小事,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大爱、博爱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是永恒的。

  罗明星:过去50年,学雷锋经历着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首先,学雷锋由官方自觉走向了民间自觉。近年来,民众对官方组织的学雷锋参与热情降低,由自身主导的助人活动却与日增加,我们的社会也已经习惯用雷锋精神对助人活动给予褒奖。其次,学雷锋由注重形式走向了注重本质。再次,学雷锋由政治话语走向了道德话语。应该说,学雷锋的这些变化都是一些积极变化,是中国的道德进步。

  苏欢:小时候我感受最深的,是“学雷锋”成为教育界的“特殊课程”。每个孩子都被教育要“乐于助人”,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在具体形式上存在一些误区。此后对“学雷锋”教育的提倡有所减少,到近年社会上出现一些冷漠现象,再度让人记起了曾经的榜样雷锋,学雷锋似乎又焕发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关于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要回归生活让普通人可以践行

  广州日报:关于雷锋精神,不同年代国人的解读正在产生变化。你认为,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是否还有价值?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内涵?

  陈茁: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谈得更多的是不忘阶级本、阶级仇,70年代的人则注重艰苦朴素的作风,而当今的年轻人更应该体会爱岗敬业。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年轻人从新角度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应记住雷锋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当代年轻人更应该解读雷锋身上的感恩、奉献、执著。

  张兴吉:有变化,现在谈雷锋,不光是讲他的事迹,还要从宣传中理解雷锋精神的伟大意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思想觉悟很高,对雷锋精神理解得较透,思想上也不主要是向钱看。雷锋精神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现在讲雷锋精神,新内涵就体现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陈雅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能要求大家像从前一样补袜子、打补丁,如果生活不好,就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现在的年轻人要少一点私心、多一点爱心,向前辈们学习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雷锋精神的本质是感恩。在新时代,雷锋精神要求我们立足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罗明星:关于雷锋精神最珍贵的本质,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无私奉献”或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进行概括,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总是将雷锋精神放置在道德的最高位置,它的预定逻辑是:道德愈高,私利愈远。但是我认为,雷锋精神最珍贵的本质并不在于其无私奉献,而是在于其实现了他人利益与自己利益的有效结合。正如雷锋所说:“为人民服务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其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内心愉悦实现了对自身利益的合理肯定。如果要给雷锋精神在当代社会赋予一个新的内涵,我觉得“助人悦己”,即“帮助别人,愉悦自己”比较恰当。这一内涵让雷锋精神与雷锋本人作为社会公民的身份相匹配,也让雷锋精神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普通人可以践行的伦理美德。

  苏欢:雷锋精神最珍贵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人性的美,一种人性中“善”与“为人”部分的张扬。乐于助人说到底是一种心理品质,而不单纯是一种道德。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当然有价值,不仅是社会道德层面需要弘扬,更重要的是仍然要融入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必须思考如何去发掘人性中的“善”和“为人”的部分,而不是单单设立一个偶像,学雷锋要从心灵美的塑造开始。

  关于将来如何“学雷锋”:

  要先读懂真实的雷锋

  广州日报:走过了50年,面对眼前的新一代人,我们该如何学雷锋?

  陈茁:首先要对孩子做工作,学校课堂要加大学习雷锋的教育力度。党政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媒体力量做好舆论引导,通过正确导向,鼓励大家学雷锋。同时,参观雷锋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成年人除了将雷锋精神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灌输给孩子外,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多读相关的雷锋作品,将“学雷锋”常态化。

  张兴吉:下个50年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应该如何学还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具体来说,每个人应该了解雷锋、认识雷锋,然后才是学雷锋,结合实际生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干部更应该带头学。而对于传扬雷锋精神,首先还得大张旗鼓地宣扬他的事迹和精神,把雷锋精神贯彻得家喻户晓,从娃娃抓起,让老百姓深入细致地了解雷锋精神。

  陈雅娟:学习雷锋,先要知道、懂得雷锋,懂得雷锋精神的内涵,知道向雷锋学什么,年轻人可通过多看书来了解雷锋。传扬雷锋精神,大家要不断学习,做好本身,不占便宜,不损人利己,自己做好了才能影响身边的人。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要贯穿做好人的教育。学校表扬好人好事,企业奖励爱岗敬业的员工,树立学雷锋的共识。

  罗明星:可以肯定的是,雷锋精神必然会被传扬。雷锋是一个道德符号,反映了国人的道德期待,尤其是当我们的社会出现像“小悦悦事件”这样的悲剧时,雷锋精神甚至成为一种道德奢望。尽管每个人可能对雷锋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雷锋精神蕴含的人间温情和人性光辉终归具有道德上的永久魅力,国人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份道德财富。一方面,在雷锋纪念日开展学雷锋活动仍然有其必要性。其主要意义在于,保留一份珍贵的道德记忆。但纪念雷锋必须纪念真实的雷锋。另一方面,雷锋精神的弘扬,将来可能是也应该是以公民的志愿服务为主要行动方式。当公民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帮助他人的活动时,可获得高度的自我认同和个人愉悦,他不仅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甚至就是活着的雷锋。

  苏欢:下一个50年,对雷锋的研究应该不仅限于历史的和思想的研究,还可以做教育学与心理学上的研究。结合其成长环境、背景,分析其性格、气质的类型和形成过程,比如他成长中遇到什么人,受过哪些影响和教育,从而探索“雷锋”的“助人”品质是如何形成,该如何培养,落实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上,塑造出更多具有这种品质的中国人。

  政协委员热议——

  学雷锋不要复杂化

  就是做好人做好事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目前,全国正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这个话题也在全国两会上引发了政协委员们的热议。

  (文/记者石善伟、李栋、任朝亮 图/乔军伟 署名除外)

  王兴东:

  孔繁森日记里也谈学雷锋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家王兴东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离开雷锋的日子》。最近,有媒体报道了雷锋当年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爱拍照、穿皮夹克等。王兴东说:“雷锋就是22岁的热情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雷锋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比如诉苦时真情流露满脸流泪,演出时用湖南话热情表演。”

  “不要神化雷锋,不要把雷锋看成圣人。雷锋的道德不是圣人的道德,而是常人的道德,就是帮助别人解决一点困难。”王兴东举例说,有战友被硫酸烧穿了裤子,雷锋晚上查铺时发现,就用自己皮帽里的棉花帮战友缝好。再比如,战友乔安山从小没文化,雷锋买钢笔送给他,乔安山开车把钢笔弄丢了,雷锋再买来送给他。“这都是同事之间的小事,一个人不光利己还要利他,更不能损人利己,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有修养、有道德。”

  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一种说法,“学雷锋是下学上不学,民学官不学”,在王兴东看来,这种现象影响并不好。“我写过这么多的模范英雄人物,比如孔繁森、蒋筑英、牛玉儒、法官妈妈……我从这些人物身上发现,他们都是学过雷锋的。蒋筑英的日记里写过学雷锋,孔繁森的日记里也谈过学雷锋,法官妈妈尚秀云也学过雷锋。”王兴东说:“雷锋是传统美德的一个集中典型代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们精神家园里奠定的第一块基石。”

  张海迪:

  为什么要贬斥雷锋形象?

  谈及目前对雷锋形象的种种质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不赞成。“雷锋从一个人物形象已升华成一种民族精神,不是炒作。50年的时间,已经的的确确证明了雷锋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人,我们为什么要贬斥雷锋的形象呢?我们的勇气、正义去哪儿了呢?”张海迪似乎有些激动。“我的童年时代亲眼看到过那些红领巾去做平凡的小事,扫地、擦玻璃……”张海迪说,“雷锋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已升华成一种符号,最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人,做好事。”张海迪说,雷锋精神的建设需要自上而下的力量,国家要树立好的社会风气,也需要来自民间的力量,公民则要有自己的道德规范。

  陈维亚:

  学雷锋就是学做人

  全国政协委员陈维亚认为,一个社会是需要有偶像的,在思想道德、品质、灵魂塑造等方面,要有一个公认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社会公众偶像,大家在崇拜、学习偶像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自身的提高。雷锋作为一个优秀的普通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这需要不断地强化宣传。现在讲学习雷锋,就是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就是告诉世人,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中国人的品质需要彰显。“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是心灵的强盛,思想的强盛,文化艺术的强盛。”陈维亚说,除了口袋里有钱,心灵还要丰满,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现在报道老人倒地没人扶,小孩被车碾多次没人管,这些都是很触目惊心的。如果每个人心里装着雷锋,再碰到这种事就会很自然地伸出手。我相信,扶的人会越来越多,扶之后被讹上的会越来越少。”陈维亚认为,不要将学雷锋复杂化,其实就是学会怎么做人。

  郁钧剑:

  雷锋精神从何而来?

  “我觉得应该更深刻地研究雷锋精神是从哪里来的?这对建设我国的道德体系、核心价值观更有好处。”全国政协委员、歌唱家郁钧剑认为,雷锋精神的本质其实为传统文化所包含,比如扶老携幼等美德其实在《论语》中都能找得到。他提出,中国传统道德体系近代以来遭到破坏,如何修补、恢复,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个道德核心,这很重要。相比起来,借着学雷锋的强劲东风,正本清源,找到传承,建立传统道德体系其实更迫切。

  陈建国:

  推崇好人不分人种肤色

  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建国说,最近有中国团体到非洲国家,和当地人谈起雷锋精神,在当地引起强大的共鸣。雷锋精神作为文化资源、文化财富来说,是人类共有的。“雷锋是什么?他就是一个好人,一个道德楷模。我相信无论什么人种,无论什么肤色,对于通过多做好事带给别人方便、带给自己快乐的精神,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推崇。”

  姜昆:

  雷锋精神是崇高境界

  全国政协委员、相声演员姜昆表示,今天学雷锋应该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到,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认为,雷锋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尽到一个社会人的责任。

  阎维文:

  学雷锋是唤醒人性美

  全国政协委员、歌唱家阎维文说,虽然时代不同,但今天我们学雷锋,仍是要唤醒每个人的本性的高尚情操,而这又是很平凡的。有人认为今日社会的道德已经到了底线、边缘,可他却坚持认为,每个人的心中,美好的东西还是多的。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  邮编:113001 / 电话:86-24-56658816
传真:86-24-56658806  交通:乘市内公交车15路、807路、83路、40路、37路车到雷锋纪念馆下车即是
版权所有: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12-2020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辽ICP备2021005049号-1  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011-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网  中华先锋网  中国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精神  在线中国文明网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