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站内搜索:

保定天气预报 - TianqiAPI.com
今天是:

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搜索
确认
取消
logo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解放军报》社论(1994年3月5日)

访问量:

      31年前的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作为青年一代的光辉楷模,雷锋精神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健康成长。31年峥嵘岁月过去了,雷锋精神这面旗帜依然光彩夺目,鼓舞激励着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进。
      雷锋同志是在我们党、军队和人民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是在社会主义时期影响最广泛、最持久、最深刻的一个先进典型。在中华大地上,雷锋的名字妇孺皆知,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和效仿。从欧阳海到王杰、刘英俊,从苏宁、朱伯儒到徐洪刚,都曾从雷锋身上汲取过巨大的精神力量;从活跃在军营内外的千万个学雷锋小组,到目前正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的“青年志愿者行动”,都是雷锋精神的扩展和延伸。几十年来,雷锋的名字总是同人民军队的形象、社会的先进层紧密相连,雷锋精神总是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社会的正义和良知时时相伴。当社会风气一度出现令人忧虑的现象时,一句“雷锋叔叔不见了”的感叹,集中反映了人们对雷锋精神的深切怀念和呼唤,当社会风貌显示出健康向上的转机时,一句“雷锋叔叔又回来了”的赞语,充分表达了人们对雷锋精神得以弘扬的由衷喜悦和称颂。大量生动的事实证明,雷锋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人民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雷锋精神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还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每个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应该具备的政治觉悟、高贵品德和人生追求。这就是:永远听党的话,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忠于社会主义事业;以钻研革命理论的“钉子精神”,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自觉坚持艰苦奋斗,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在岗位建功,在本职成才,等等。雷锋精神闪耀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是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融合,是革命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我们的官兵要想成为“四有”革命军人,就要认真学习雷锋精神;我们的军队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就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现在的情况同雷锋生活的年代确有很大不同。但是,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正在从事的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先进的思想鼓舞斗志,雷锋精神同我们正在弘扬的时代主旋律完全合拍。弘扬雷锋精神,不仅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需,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现代化建设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推动着现代化建设。只有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才能坚决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形成有利于改革的社会舆论环境,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才能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既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又发扬社会主义风格,通过艰苦努力、勤劳致富、扶贫济困、团结奋斗,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因此,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的事迹既平凡又伟大,雷锋的精神既朴素又高尚,因而雷锋精神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层次的要求。军委确定的新时期战略方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特别是高新技术知识。具备了雷锋精神,不仅能为我们攀登科学文化技术高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能保证我们把所学到的本领用于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效力,为军队现代化拼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添砖加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排斥雷锋精神,恰恰更加需要雷锋精神。在努力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把雷锋精神这面旗帜举得更高。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大力倡导雷锋精神,亲笔为学雷锋活动题词。这是学雷锋活动所以空前广泛并持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雷锋出在人民军队,作为雷锋的战友,更应当把雷锋作为永远的榜样,把雷锋精神化为持久的行动,把学雷锋活动和部队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  邮编:113001 / 电话:86-24-56658816
传真:86-24-56658806  交通:乘市内公交车15路、807路、83路、40路、37路车到雷锋纪念馆下车即是
版权所有: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12-2020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辽ICP备2021005049号-1  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011-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网  中华先锋网  中国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精神  在线中国文明网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