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心系他人
夏天顶着光头,冬天带着皮帽,见人热情微笑,干活充满热情,热心公益事业,爱好帮助他人……这就是我的父亲张晓彪,虽然今年已经53岁了,但依然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他心地善良,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的成长,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个可爱的活雷锋。
当兵学雷锋 热心对他人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父亲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的,雷锋在父亲心中的形象光辉而又高大,他想,长大以后要像雷锋那样,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1979年12月16日,对于父亲来说,这一天意义重大,让他终身难忘。因为在这一天,父亲参军入伍了,并与雷锋一样,成为了一名荣光的汽车兵。
在部队的日子中,虽然艰苦,但对父亲来说,这也是一个磨练意志的机会。年轻富有朝气的他,很快就适应了部队的生活,与战友们打成一片。生活节俭的父亲也像雷锋那样,将发下来的津贴攒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父亲有个姓刘的战友家住武汉,孤身一人在东北当兵,热心的父亲怕战友不习惯东北的生活,在部队经常照顾战友,很快俩人成了好朋友。在得知战友家庭条件不好之后,父亲毫不犹豫的将攒了近半年的30元钱津贴给了战友,让他寄回家里补贴家用。
30元钱在今天看来是个小数目,可在当时对于父亲的战友一家人来说却是莫大的帮助。战友非常感谢,可父亲却觉得这没什么,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觉得很欣慰。
无偿献血 引发家庭纠纷
父亲一直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无私地奉献自己。多年来,父亲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已经累计献血近3000毫升,可父亲的第一次无偿献血却在家中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1997年,父亲突发心肌梗塞,经过医院的抢救,将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了。心脏病是没有办法根治的,只能够在生活上多多注意,不能过于劳累,为此,父亲成为了全家人的保护对象,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连家务活都独揽了下来。
2001年,父亲单位组织献血,单位领导考虑到父亲患有心脏病,就没让他参加。但是父亲为人执着的有些执拗,他觉得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于是父亲背着单位和家人,自己到南站附近的采血车献了400毫升的血液。当红色的献血证发到父亲的手中时,他颇为骄傲。当晚就把献血证给我和母亲看了。可没想到,看到献血证的母亲却生气了。她心疼父亲,担心父亲的身体,为此还与父亲起了争执。可最后,母亲拧不过父亲的脾气,还是支持他无偿献血。唯一的条件就是要量力而行,不能伤到身体。
一场家庭风波就此平息了,其实父亲当时还瞒了母亲一件事,那就是,他已经是一名造血干细胞的自愿捐献者,血样输入到了中华骨髓库,一旦配型成功,就要捐献骨髓。
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
父亲是一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乐于钻研,在会用电脑的基础上,父亲还学会了电脑的组装和修理。
现在,电脑已经普及了,很多人家里都有了电脑,上网也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不少人对于电脑还不算了解,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出些小的问题。于是热心的父亲,就成了免费的电脑修理工。
父亲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常常帮助他人修理电脑。附近邻居电脑坏了,父亲也上门维修,从不收取一分钱。父亲认为,谁家电脑都难免会有些小毛病,如果要经常找人修理,花费会不少。周围邻居家家都不富裕,自己能帮就多帮帮,用自己所学,服务他人,也能突显自身价值,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热心公益 默默付出
父亲一项热心公益事业,在网上加入了华夏慈善义工群,并时常参与义工的活动,也算是群里的积极分子。
2012年春运期间,群里组织志愿者到火车站当义工,服务旅客。从1月8日开始到2月16日,父亲就和志愿者们一起,每天早上6点30分到7点20分,晚上9点30分到10点10分火车客流高峰时段,都会到抚顺北站火车站参与春运服务工作。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主动帮助归家途中的旅客提送行李,将其送至车上,让旅客们感受到抚顺的温暖与热情。
前不久,父亲在网上得知,抚顺籍的一名癌症女孩急需要治疗费用,乐于助人的父亲便急忙与女孩家人取得联系,并帮其家人求助于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让女孩得到更多的社会救助。
除此之外,父亲还常常走进光荣院,陪那里的老人们谈天说笑,给老人们送去关怀。在寒冬里,父亲也与志愿者们一同在浑河边上拾捡垃圾,还我市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默默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只要是他认为好的事、对的事、对别人有帮助和对社会有益的事,他就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做。他就是我身边的一个真实存在的“雷锋”,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什么才是雷锋精神。
(张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