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柳鹏最近“挺骄傲”的一件事儿:是他给免费补课的小男孩,期末考试的成绩上去了。
男孩的父亲为此专门请柳鹏吃了顿饭,饭桌上,对方拿出一个“挺厚的红包”想向他表示一下,他连连摆手拒绝,“当初说好的,是义务家教”。
如果收下那个“挺厚的红包”,寒假里柳鹏可能就不用打工赚取大二下学期的生活费,但“本来就是想献爱心做助学的,不能变了味儿”。这个有些内敛的大男孩憨厚一笑。
因为有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设备维修公司的资助,柳鹏说自己才能顺利从小学读到了大学,否则“家里兄妹4个,靠父母务农所得,根本供不起”。每年,他的学费都由“那些兰州石化的哥哥姐姐”张罗,每隔一年他还会在家乡那个偏远的山沟学校里见到这些哥哥姐姐,他们给他送来助学金和学习用品,并耐心地跟“不怎么会说话”的他聊天。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那些哥哥姐姐是他的“主心骨”,他第一时间给设备维修公司团委书记荣玲莉打电话咨询。得知他想报考甘肃农业大学,“荣姐”用“甚至比他还上心”的态度,帮他咨询了一大圈,最后根据他的分数帮他选了一个甘肃农大的“主力”专业。
“受了那么多恩惠”后,柳鹏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做点什么。
虽然大一下学期课程很紧,但找到给学校食堂一个职工的儿子做义务家教的机会时,他还是动了心思。经过商量后,开始每周定期给那个上小学的男孩补课。
小男孩的成绩曾一度在“谷底徘徊”,平常也淘气得很,没少挨父亲的“鞭策”。柳鹏“现身说法”,跟对方说,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期末考试语文考了41分,而数学只考了39分,“使把劲儿成绩就上去了,何况您儿子聪明”。这话,男孩的父亲“很受用”。
其实,原本柳鹏早已忘了自己小学三年级的考试成绩,但前些日子他来兰州石化找那些哥哥姐姐玩,大家翻找以前的合影照时,他竟发现了自己小学时的成绩单。
他看见,在那些哥哥姐姐手里,有他们1999年结对时的花名册,有他每次写来的信,有见面时的照片,还有每年校长寄来的成绩单……这让他很是惊讶,又觉得特温暖,“这么多年,有他们陪我一起长大”。柳鹏笑着。(记者 王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