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站内搜索:

保定天气预报 - TianqiAPI.com
今天是:

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搜索
确认
取消
logo
/
/
/
/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2021年度工作报告

新闻资讯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2021年度工作报告

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关于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要求,在市文旅中心的指导下,围绕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更好服务文明抚顺建设,更好服务全市振兴发展,我馆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建设“一流设施、一流环境、一流服务”的纪念馆,努力打造成全国传承红色基因和传播雷锋精神主阵地和全国雷锋精神研究中心。现将2021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展陈提质升级,提升观展体验

3月5日,经过近两个月的有序施工,我馆完成展陈升级工作正式开馆。本次展陈升级是按照中宣部批复要求,对展陈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深化完善、提质升级展陈内容,充分运用新技术将多媒体形式融入到展陈当中,增强了组合场景的表现力,提升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重点升级区域:组合场景《爱岗敬业的推土机手》、组合场景《雷锋作报告》、铭德墙、宣誓区、书法摹写区、拍照留念区。重点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到馆参观的图片、视频和重要讲话。

二、做好讲解接待工作,为社会各界服好务

2021年,我馆共接待观众78万人次,讲解2300余场。其中接待中央及省市各级重要领导近百场;接待各单位团体组织800余个;接待青少年近20万人次;接待部队党员干部近25万人次。

三、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2021年,我馆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配合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相继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宣传活动”向雷锋墓敬献花篮仪式祭扫雷锋墓活动“向日葵”学雷锋小志愿者联队成立暨启动仪式数字展馆启动仪式。此外,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馆先后举办了《雷锋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典范》《抚顺抗日“十杰”与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牢记嘱托强信念 筑强堡垒当先锋》等主题党课3场,举办《雷锋故事》情景党课2场,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开展巡展宣讲活动,广播雷锋精神种子

3月5日,“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专题展走进山东省聊城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同日,“榜样的力量——2021雷锋精神国际公益海报设计大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首展7月22日,“做雷锋式好少年——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专题展在沈阳市玖伍文化城展出。通过此次活动,我馆将更好的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雷锋,让红色基因根植青少年内心、融入血脉。

五、加强共建合作,共享雷锋文化资源

2021年,我馆先后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市图书馆、中移铁通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签署共建协议,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享雷锋文化资源。

六、着力打造融媒体宣教平台,扩大雷锋精神影响力

2021年,我馆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号、微博及网站推送信息合计200余条。其中,微信公众号关注数达8万1千余人次;官方网站浏览量1148万次,创历史新高;官方抖音号上传小视频43个,累积播放量3万余次。3月5日,我馆与新浪辽宁联合举办“讲党史、学雷锋——雷锋精神 我来传承”主题活动,带大家一起云探访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雷锋精神 我来传承#话题词阅读量3125.5万,讨论量5865。获得新浪总部@新浪政务和@新浪文博的助推,得到数十家全国政务、博物馆类官方账号转发助推宣传,邀请大V@卢一贺直播和发布,达到良好的转评效果,粉丝互动活跃。

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打造优美、安全的游览环境

2021年,我馆对园区内卵石路面、永恒浮雕花池、喷灌泵房内设备及喷灌管线、馆内部分照明及电器设施、空调及竖井电梯、滚梯等进行维修维护,并补植乔灌木、绿篱隔离带,栽植宿根花卉等,为游客打造优美、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在七一前夕,我馆在园区《永恒》组雕前摆放建党100周年花坛,营造热烈喜庆的浓厚氛围。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  邮编:113001 / 电话:86-24-56658816
传真:86-24-56658806  交通:乘市内公交车15路、807路、83路、40路、37路车到雷锋纪念馆下车即是
版权所有: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12-2020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辽ICP备2021005049号-1  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011-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网  中华先锋网  中国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精神  在线中国文明网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