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站内搜索:

保定天气预报 - TianqiAPI.com
今天是:

欢迎光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官网

搜索
确认
取消
logo
/
/
/
/
《雷锋——一座世界的丰碑》

《雷锋——一座世界的丰碑》

  • 分类:雷锋讲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30 15:5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雷锋——一座世界的丰碑》

【概要描述】

  • 分类:雷锋讲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30 15:50
  • 访问量:
详情

 

 

有多少岁月终变成沧桑,那一抹春光却永留在记忆的刻光机------

共同追溯,2010年7月30日,雷锋讲坛第九期雷锋团走出来的酷帅军官——宋若波精彩演讲雷锋讲

坛第九期(2010年7月30日)预告

 

抚顺市政协副主席朱淑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剑欣、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报告会前与宋若波亲切交谈。

雷锋讲坛会场

讲坛主持 翟元斌(雷锋精神研究所所长)

雷锋讲坛第九期主持词

(感动中国音乐起)总有一种旋律,让我们激情澎湃;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这种旋律就是“雷锋之歌”,这种感动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高尚情怀。

在第83个“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在心底里呼唤雷锋。呼唤雷锋,实际是醒示我们不断净化提升的生命;呼唤雷锋,实际是聚集动力,推动红色共和国巨轮前行。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和激情,走入雷锋讲坛第九期。

(片头播完后)

(音乐起)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雷锋精神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激励包括当代军人在内的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雷锋讲坛”隆重邀请在“雷锋班”历练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人代表——原“雷锋班”第十一任班长,现重庆通信学院政委宋若波做客雷锋第二故乡,与大家分享他的人生感悟——《雷锋,一座世界的丰碑》。

讲坛主讲 宋若波 原“雷锋班”第十一任班长,时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政委

雷锋,一座世界的丰碑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迄今有两个人获得众多诗的赞美和歌的吟唱,一个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一个是普通士兵雷锋。伟大领袖毛泽东指点江山,开天辟地,从漫漫长夜中把中华民族引向光明,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世纪伟人。普通士兵雷锋,来到这个世界,平平凡凡;走在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然而,他却用无数平凡的小事,用无悔无憾的人生,开创了一代新风,以至人们把美好的祝愿、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事物都与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的名字与一种精神连在一起,并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古今中外屈指难寻。但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做到了,他用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树立了一种精神,这就是带着春天的温暖、伴着青春的激情、像一株常青的木棉,年年吐蕊、岁岁勃发的“雷锋精神”。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一切先进思想的延续都离不开后人的继承和创造。人类许多精神文明成果,往往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雷锋精神正是如此,她历经47载星火相传,日久弥新,她的文明成果,已走进中国历史,折射出深刻的哲学思想;她的思想精髓,充分体现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她的魅力影响,已走向世界,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被不同的阶级、政党和世人所接受,为世界树起了一座丰碑。

一、雷锋精神走进中国历史,反映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雷锋精神,承载于一位普通战士短暂人生的精神成果,为何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纳,在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留下深刻的烙印,载入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所蕴含的哲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963年,毛主席在杭州会议讲话中两次讲到:“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此人懂得一点哲学。”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把雷锋精神升华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我认为,雷锋的人生哲学对人的本质认识是科学的,雷锋人生哲学中的人生目的是崇高的,雷锋人生哲学中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正确的,雷锋人生哲学中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因此,雷锋的人生哲学是无产阶级人生哲学的卓越代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总的来讲,雷锋精神能够走进中国历史,充分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效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具有切合民族心理的文化基因;真正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奉行,是人民群众的自觉选择。

哲学思考一:雷锋精神,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因此,她能走进中国历史。

历史的精神脉络是时代精神的绵延链接,新生的具体社会意识只有彰显特定时代所要求的核心价值才能摆脱羁绊、冲出重围,从众多思想观念中脱颖而出,进入历史的殿堂。从根本上讲,适应社会存在的时代性跃迁,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雷锋精神走进中国历史的根本前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时代性跃迁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社会意识发展的突破点,必然催生反应、维护新的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系统及其核心价值,只有集中反映这一时代核心价值理念的新型思想意识,才能真正走进历史。雷锋精神孕育、生成的时代,正是中国人民消灭剥削、获得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是社会存在发展的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社会意识重构和质变的关键时期。雷锋精神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变革要求的产物,蕴含着“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其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江泽民)。”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实展现、具体承载和集中体现,维护、巩固、发展新型社会存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了走进历史的资质。

汉代贾谊讲“教者,政之本也……。有教,然后政治也。”从马克思主义视域来理解,就是要以先进意识、文化教育群众,引领发展,这是国家兴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先进阶级的优秀代表在社会实践中、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固化、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风尚的塑造具有积极的示范、导向意义。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专门对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做出重要批示,正是以先进社会意识引领社会发展,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与育人功能,促进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

因此,雷锋精神走进中国历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先进阶级及其政党利用先进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选择。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下,人民群众的推动下,雷锋精神才能得到大力弘扬和切实践行,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

哲学思考二:雷锋精神,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她能走进中国历史。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这是雷锋精神走进历史的文化条件。历史首先是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的灵魂与根本在于其绵延传承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历史是持续发展的客观进程,一个时代的新型社会意识,要融入民族的发展、走进民族的历史、发挥导向育人作用,救就必须具有其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其传统文化相通融,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品质相统一。决裂于民族文化基因的观念体系,则难以获得全民族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从而失去充分发育的精神土壤。雷锋精神能走进中国历史,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中华文明的血缘和基因。其蕴含的奉献精神、进取精神、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立场,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追求,与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主体精神、和谐思维、民本思想等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相通融、相统一,是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现实诠释和继承发扬。

主体精神是中华文明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完善自身的自觉追求。从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体悟,到孔孟“修齐治平”的“入世”信念,从宋朝士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胸怀,到共产党人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实践。这种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在代代华夏子民的血液里流淌,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雷锋精神所展示的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争先创优的优秀品格,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正是对中华民族主体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大力弘扬。

和谐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消除剥削、对立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等追求,其内在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和谐思维。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价值,强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以“礼”为基本规范,以“中庸”为思维行事的基本方法,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和谐包容”、“和而不同”,以仁爱仁慈、仁政王道消解对立冲突,追求求同存异、相生相成的大同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维最集中体现。就连最富暴力色彩的兵家思想也主张“怀敌附远”、“上兵伐谋”,不以血腥杀戮、暴力毁伤为目的,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体现了和谐思维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雷锋精神科学地把握了人的本质,准确理解了“和谐”的客观根据与历史必然,真正懂得了人民命运的依存共生,利益的相生相成,理想的协调统一,洞察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我、公与私、得与失的现实统一性。这既是思考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思维方式,也呈现为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方式。在思想观念上自觉坚持依存互利、关爱互助、团结合作的和谐诉求;在现实实践中,自觉地克己奉公、牺牲奉献、帮困扶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时代的一面精神旗帜,成为和谐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相统一的典范。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虽然在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奴役百姓、剥削民众是主流,但在以儒学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封建帝王基于巩固其“家天下”统治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内传承和践行。从帝王们“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危机体认,到行王道、施仁政的实践要求,从士大夫“处江湖之远,心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心忧其民”的忧患意识,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追求,可以说,翻开中国的历史,从民间到官方,从江湖到庙堂,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日益清晰的历史痕迹。所以,民本思想在实质上是从封建体制的视角看问题,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狭隘目的,民之“本位”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和真正维护。而雷锋精神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扬弃,真正从历史规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来看待人民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克服了民本思想的局限性;深刻认识到民众不是统治者的工具和理应被奴役的对象,而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是哺育一切个体的母体。先进阶级及其成员必须以维护、发展人民利益为其事业、工作的根本目的,全心全意为服务人民;真正的共产党人必须做人民的公仆,服务于历史的主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哲学思考三:雷锋精神,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推崇奉行。因此,她能走进中国历史。

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人民的历史。任何具体意识,只有满足人民需求、维护群众利益,获得人民认同,才能走进历史。获得人民群众的推崇奉行,这是雷锋精神走进历史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先进社会意识培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推动主体。一种思想或精神,其价值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程度,只有走进人民,方能走进历史。先进社会意识要其发挥导向作用,进入民族文化主流,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就必须真正代表、切实反应和真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实践与生活需求相切合、相一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雷锋精神不是空洞的说教体系,也不是苍白的宣传道具,从一开始,就与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帮扶群众、关爱弱小的具体实践相统一,是融入百姓生活的精神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精神实质。雷锋日记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精神及其实践以平民化形象、生活化行为消解了圣人英雄式道德模范远离百姓生活的超然特性,更具有普适性和亲和力,其蕴涵的优秀品质和人性光辉更具有贴近百姓、深入民心的渗透力。因此,人民需要雷锋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选择就是历史的选择,人民需要雷锋精神,历史才会选择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才能真正走进历史。

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适应了社会存在跃迁的客观要求,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雷锋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民族品格和思维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通融的现实载体和光辉典范。雷锋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推崇奉行的精神,具有跨越时代的恒久魅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雷锋精神走进中国历史,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的自觉选择。

二、雷锋精神根植于军营,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根植于军营的雷锋精神,与胡主席提出的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本质特征、目标指向都是一致的,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更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她不仅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更赋予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鲜活的人格魅力。雷锋精神紧跟时代发展脉搏,不断丰富完善,始终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追求、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进步尺度,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引领和示范作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净化社会风气,特别是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化、外部环境多变化、官兵成份复杂化的条件下,对于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具有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因此,我们要用新时期雷锋精神,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塑造官兵的健康人格,陶冶官兵的道德情操,锤炼官兵的战斗精神,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推动建设、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履职尽责、建功立业的力量源泉。

忠诚于党,就要像雷锋那样,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坚强柱石。胡主席把忠诚于党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提出来,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反映了我军官兵的政治本色,是人民军队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也是我军官兵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雷锋对党的忠诚是建立在理性和自觉的基础之上的。雷锋精神最本质、最具永恒生命力之处,就是他一心向党、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坚定政治信念。1960年11月8日,是雷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他在日记中写道:“伟大的党啊,你是我慈祥的母亲!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您的,我要永远听您的话,在您的身边尽忠效力,做您忠实的儿子。”雷锋的话语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军人最朴实无华的坚定信念。人民军队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理念作为政治信仰和精神支柱来遵循,像雷锋那样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进一步打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确保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雷锋还说:“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刻苦学习革命理论,执着追求先进思想,是雷锋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雷锋精神的本质体现。新形势下学雷锋,就是要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持用革命理论指导人生,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热爱人民,就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党我军的唯一宗旨,也是当代革命军人的行为准则和规则,更是革命军人义无反顾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一生,就是服务人民的一生;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同志经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他人生的真谛,这就是,要使有限的生命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就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寓于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之中。雷锋又是如何做的呢?在帮助地方群众救火中,他左手被烧伤,伤还没好,就遇到了抚顺的洪灾,本来连队安排他留守,但是他一把扯掉绷带,不顾同志们阻拦,坚决参加到抗洪抢险队伍中来。抗洪抢险中,雷锋几次昏倒,又几次趁卫生员不注意奔赴抗洪一线,雷锋也因此荣立二等功。当代军人,就要用雷锋“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自己,以当“人民的勤务员”为自豪,以为人民服务为光荣,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唯一标准,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远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在为人民服务中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报效国家,就要像雷锋那样,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报效国家,是任何国家军队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是所有军人都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为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无论是抵御外敌入侵、还是参加抢险救灾,广大官兵都把报效国家作为最高行为准则。雷锋精神则出色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爱国、报国的传统美德,展示了革命军人“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就是因为他始终把个人的全部实践紧密地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甘愿为祖国的繁荣和军队的强大做出自我牺牲。军人的爱国主义不仅仅是要求军人一般地服从国家,为国家贡献力量,更要求军人“以身许国”。当国家和人民遭受侵略或危险时,军人不是躲避,不是退让,而是站在最前面,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宁。同时,作为军人,要立足岗位做贡献,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只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体现到一言一行上,熔铸在一岗一哨里,落实在一职一位中,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才能实现。报国表现在战时,也体现在平时。大敌当前,浴血奋战是报国;和平时期,恪尽职守也是报国。当代革命军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是干部就要把兵带好,是战士就要把武练精,平时把任务完成好,战时保证打得赢。就像雷锋所说:“我愿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献身使命,就要像雷锋那样,恪守革命军人的职业道德和理想追求。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是历代军人恪守的职业道德和理想追求。新世纪新阶段,胡主席着眼实现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从维护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雷锋不仅懂得活着是为什么,更懂得伟大出于平凡的真理,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正是当代革命军人献身使命的生动写照。他曾说:“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现阶段,我们既要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维护好国家的主权安全、领土安全,又要进一步扩展我军职能,完成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任务。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和冰雪天气灾害、抗震救灾、处突维稳、海上护航等重大急难险重任务中,广大官兵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坚决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当代军人,要继续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学习新知识,在投身军事训练中掌握新装备,在参加重大军事演习中探索新战法,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培育好作风,不断增强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实际本领,确保军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能够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崇尚荣誉,就要像雷锋那样,在军队大熔炉中实现人生价值。荣誉是军人奉献的价值体现,是军人履行使命的动力源泉,也正是因为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追求,才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凯歌。首先,我们要像雷锋那样,视荣誉重于生命,建功立业、争创一流。雷锋同志崇尚荣誉,但不爱慕虚荣,珍惜荣誉,却不沽名钓誉,把一生的荣誉都写在了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的短暂生命中。他参军不到三年,就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受团、营嘉奖多次,先后被评为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模范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他说过,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当代军人要视荣誉重于生命,用血汗、真诚、青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不管在什么岗位,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自己最大的荣誉。其次,要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把荣誉当作前进与进步的精神动力。雷锋入伍期间,得到无数荣誉,但他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归功于党,归功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们,至于我个人所作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党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简单的话语,折射出雷锋高尚的荣誉观。一个革命战士应当树立集体荣誉感,把个人的荣誉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归功于集体,把进步和荣誉看作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鼓励和更高的要求。只有善于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找差距,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把已经取得的进步和荣誉作为动力,查漏补缺,固强补弱,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赢得新的荣誉。

三、雷锋精神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雷锋精神历经近半个世纪的传承与发展,雷锋的高尚思想品格已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标杆和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时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儿女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热血中;雷锋精神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属于共产党,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使其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改变世界。

无数事实表明,雷锋精神已走出国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地球并不算太大,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神圣的科学没有国界,美丽的道德也没有国界,可以穿越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性别,为全人类彼此相同的心灵所倾慕。雷锋,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普通士兵,作为中国公民之中的一位只有22岁的年轻人,他跨越国疆,被世界上七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所敬仰,这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据我所知,全世界有近70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巴西、加拿大、俄罗斯、朝鲜、韩国、越南、古巴、印度等国家。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崛江义人说:“雷锋属于全世界。”

加拿大华人居住区,提出了“雷锋与上帝同在。”

泰国政府专门翻印“雷锋”的小册子发给国民,宣扬雷锋精神,进行社会道德风尚教育。

美国的名牌军事学府——西点军校,开设的课程中就有《学雷锋》一课,在那里,雷锋被一些师生称为“当代最佳军人”。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师生们崇拜的世界五位军人,雷锋排在第一位。2004年,抚顺雷锋纪念馆张馆长带着疑问踏进了西点军校,证实了西点学雷锋的事实。2005年,西点军校选派6名学员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

1997年12月,《中国青年报》发表一篇题为《且听美国记者说乔安山》的文章。文章说:“谁也不曾想到,一部中国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竟使大洋彼岸的一群美国记者感慨不已。” 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发表长文,建议克林顿总统让美国人都来看一看这部影片。美国老记者认为,雷锋所在时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在一个物质享乐主义快速取代理想主义的世界里,乔安山的美好德行可能暂时会受到轻视,但总有一天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的,当我们孜孜以求欲在生活水平上力求再上一层楼时,我们不应该苍白了信仰,空虚了精神,丢掉了传统,可惜了美德。

去年清明节,我专程回到抚顺,为老班长扫墓。我在此遇到了一位“洋雷锋”罗杰斯。他告诉我,他对雷锋非常崇敬,他会唱的第一首中文歌曲是《学习雷锋好榜样》。他希望我们把雷锋日记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让雷锋事迹和精神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五大洲的外国人用朴实的行动来演绎、传承雷锋精神,给了我们更深刻的启迪和思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为主要内涵的雷锋精神,仍然是当今时代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雷锋属于全世界”,雷锋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典范,也是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本质上讲,雷锋精神走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雷锋生前团政委韩万金曾说过:“雷锋之所以为共产主义战士,有三个基础:一是阶级基础。雷锋和我们一样,苦大仇身,这是对党,对人民忠贞不二的阶级基础。二是实践基础。雷锋在家当过农民、在鞍钢当过工人、又在部队当过战士,工农兵他都干过。这是他的实践基础。三是理论基础。雷锋入伍前后,读过不少马列、毛主席的著作。这是雷锋共产主义思想得到升华的理论基础。你们要记住,雷锋是党培养的,人民培养的,千万不要把帐记错,什么时候都不能错。”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行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已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从这些可以看出,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精神的融合,是政治和伦理、思想和作风、理想和现实的统一。雷锋精神走向世界,实质上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需要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孔繁森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主义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而这在私有制社会中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也不可能在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中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外国人在学雷锋往往是各取所需,有明显的实用主义态度。例如:大连开发区日本独资企业原田有限公司,奖励那些以雷锋为榜样,工作上各尽职守、生活上热心助人的员工。公司总经理藤田菊雄认为:雷锋时刻想着别人,处处为人民服务,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如果能在公司发扬,那么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就能提高,经济效益就能上去。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学雷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外国人往往把雷锋精神等同于日常的生活伦理。西方人在谈到助人为乐,都会提到耶稣。他们认为中国人年看雷锋就像西方看上帝一样。把雷锋与上帝相提并论起来。新时期的雷锋式战士张子祥,他是这样看这个问题,他认为雷锋与上帝相比更实在,更能够容易令人接受。中西方学雷锋本质上的不同,彰显了雷锋精神在中国有强大的生命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取向。我们认为,雷锋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雷锋”,都可以看到雷锋精神在“闪光”。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象雷锋那样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人生价值。

可以预见,雷锋精神将在实现我国和平崛起、推动和谐世界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原则。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明,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将具有世界意义,有力地推动了和谐世界的构建。但由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一些西方政治家、理论家怀疑或曲解中国崛起,如何使中国的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民众进行文化和心理上的沟通,让国际社会接受中国发展,尊重中国发展的正当性,成为我国软实力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历史表明,大国崛起,首先要在文化上求突破。近年来,大国博弈已经或正在进入到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国家博弈有三大博弈:政治博弈、利益博弈、价值观的博弈。我们与欧洲的冲撞越来越剧烈。什么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差异。德国的默克尔、法国的萨科齐打出来的旗号就是价值观外交。我们的近邻日本搞了个价值观外交委员会,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上台的时候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与大陆主要不是主权之争,而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博弈给我们的挑战很大。国家有三个层次:三流国家出口产品;二流国家出口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出口价值观。西方一直在讲,不能出口价值观的国家不叫大国。

我们经常谈人类文明、世界文明,其实这些都不是抽象、孤立地存在的。我们说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政党都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止是属于这个国家所有。有人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仍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便各自拥有两种思想。”一个国家的优秀文化是不分种族、肤色、国籍的,它既是民族的,国家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时代的。而且,越是优秀,就越能打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走向世界。我们先看人类的文明史。古代,罗马和马其顿的崛起,罗马是把罗马的雕塑建在异处,代表着属地。而马其顿的崛起,把古希腊的文明带到了地中海和两河流域。近代,葡萄牙、西班牙和大航海运动,把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带到超越自己几十倍的人口和地域。法国的崛起,把法兰西的哲学文学带到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英国的崛起,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三分之一的地球,即使到今天,那些曾经的殖民地依然是下午茶、左行驶,教育制度叛逆法。那么当代,美苏争霸的时候,苏联也是把红色文化带到半个地球。而今,美国不仅输出的是好莱坞的电影,还包括牛仔裤,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价值观,美国提出的世界银行、联合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拥护,并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要走向世界,那必须是文化和文明的崛起。什么叫大国崛起?首先是文明的崛起,站立在文明的制高点起到引领作用,那才叫崛起。另外,现在世界怎么形容中国呢?中国是进入瓷器店的大象,表面看很柔和,并且还没有碰碎什么。但磁器店的老板已经惴惴不安了,他担心大象的鼻子一甩把东西给打碎了,一转身把一片东西给打碎了。什么原因呢?关键是不知道中国是按照什么套路出牌。因此,和平崛起迫切需要世界了解中国,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概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是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估计2012年达到1000所。同样,我们前面提到,雷锋走向世界,雷锋精神——这一深深打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烙印的文化载体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完全可以说,是我国向世界出口价值观的一个渠道和一面旗帜。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体现,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雷锋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美德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美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正如外国友人在雷锋纪念馆的留言薄上就有这样的留言;“雷锋精神能覆盖整个大洋,使世界更加和平、美好。”

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  邮编:113001 / 电话:86-24-56658816
传真:86-24-56658806  交通:乘市内公交车15路、807路、83路、40路、37路车到雷锋纪念馆下车即是
版权所有: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2012-2020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辽ICP备2021005049号-1  辽公网安备21040402000011-号

 

这是描述信息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网  中华先锋网  中国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精神  在线中国文明网    技术支持:新网